当年看《新白娘子传奇》,觉得姐姐和姐夫老,为什么现在看,反而觉得他们很年轻了? 因为我们变老了。 这条上一篇文章后面的评论,我这两天不停地想起。 《新白》系列写到第十七篇,我惊奇地发现一直在忽略一个人。 谁? 许姣容。 我写仙白二人,写小青,写媚娘,写采因、宝山、碧莲乃至是陈夫人,也早早写过李公甫,但偏偏,我没有写过许姣容。 为什么不写她? 因为觉得她“无事可写”。 她没有弟弟和弟妹那样的光环,没有青儿的冲突感和意难平,没有许仕林的天命难违,乃至没有女儿李碧莲那一段情感的经历。即便是无法分开的夫妻档,许姣容扮演的也往往是丈夫的“捧哏”,是的,她也没有李公甫那样的幽默感。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主妇,有着和生存中的平常女性一样的命运——她们往往被忽略。 是她不够好吗? 不是。 关于许姣容的一切,都掩藏在生存的洪流之下。而发现她的好,需要一点时间的沉淀。 她当然是一个好人,但她真的仅仅是一个好人吗? 01 在这部剧中,白素贞和青儿始终是漂亮的,胡媚娘从未老过,碧莲一直年轻。 而许姣容呢? 我们看到过她年轻时候的笑靥,看到过她哺育生子后的成熟,看到过她养育两个孩子时的操劳,孩子们长大了,我们看到过她鬓角的白发。 只有许姣容,是我们看着变老的。 但除此之外,你又感觉她根本没有变过。 为什么? 因为只有她,始终在默默地“生存”。 许姣容和李公甫是怎样认识的? 许家祖籍钱塘,世代为商,以贩卖药材为生,积聚下了一部分财富。 到了这一辈,只有许姣容和许仙两个孩子。许仙自小爱书,成天闷在书房里,许姣容耳濡目染,也识得一些。 父母以“义商”行事,潜移默化之间,许姣容天然也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原理。 不缺钱、识字、明理,原始家庭为她塑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底色。 从对话中判断,许姣容大概要比许仙年长五、六岁,她十岁出头的时候,父母亲不幸身患痢疾,双双撒手。 她带着年纪尚小的弟弟生存,虽然有房产和积蓄,但其中的心酸之处,我们试想便知。 没过多久,她认识了钱塘县的捕快李公甫。 某日,李公甫在雨中等了许姣容几个时辰,原因不得而知。只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在他们的情感历程中,一定是个里程碑式的时候,不然不会在几十年后,还被李公甫挂在嘴边。 李公甫家里大概没有什么亲人,所以二人成亲后,依然随老婆住在许家,方便照顾幼弟。 许仙从一个小萝卜头长成了大人,李公甫从捕快上升为捕快头。日子急忙而过,许姣容照顾着这两个人世间最亲的人,恐怕是累也值得。 只有一个遗憾,结婚多年,未有子息。 02 天然是“主角光环”的缘故,许姣容的孩子不能比文曲星先到。 即便生在同一天,也要晚上一会儿。 为了什么? 为了定下亲事。 我一直在想,这段父母之言的“娃娃亲”,对许姣容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年代的亲上加亲身然可以理解,但更多的,这一段亲事,是对许姣容多年辛苦的报偿。 不然她还能得到些什么呢? 从父母亡故,拉扯许仙长大。再到仕林出世,刚过满月家遭离散,许姣容没有夷由过。她立刻挑起担子,坚定地踏入生存的河流。 许仙说,从前是我拖累你,现在是仕林。姐姐,我欠你的太多了。 的确欠太多。 许仙走后,许姣容和李公甫几乎倾尽家财、呕心沥血,供许仕林读书。 有细心人发现,从前的姐姐尚且穿绸衣,孩子大一点,她就只能穿布衣了。 这一切都是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有朝一日,仕林黄榜题名,救出他亲生的爹娘。 即便是二十年后,得知自己身世的许仕林改口叫了声“姑妈”,我们尚觉难听逆耳,更何况是许姣容? 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在整部剧中,许姣容唯一一次倾吐心声,是在仕林从金山寺回来后,不吃不喝,闭门不出。 她擦着眼泪说,“心里有什么不愉快,说出来大家好商量啊。这样谁也不理一声也不吭的,我们这是干什么啊。 你们不知道,我这个肩头的担子有多重——我实在是太累了。” 可即便是这么累了的许姣容,转耳听到许仕林被剥夺了秋试的资格,还是立刻跳起脚来想办法。 为许仙打点一切,为仕林尽心努力。 等到仕林高中魁元,白素贞出塔,许仙归家时,许姣容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老人了。 如何回报好人的一生呢? 让文曲星留下。无论爱或不爱,别再提了,留下。 03 人生从来没有公不公平,仙白二人的爱情大戏固然值得赞颂,但戏终人散后,总要有人摒挡残局。 许姣容就是那个摒挡残局的人。 她永久选择留下,做最难的工作,吃难言的苦头。 你大概也曾经忽略,这样一场家庭的大变故,在如何影响着许姣容。 白素贞走后,许姣容变得格外爱哭。 许仙出家后,她日日都在垂泪。 她把许仙留下的弟妹画像,挂在书房里,年年擦,年年脏。每每提起,都要落泪。 “弟妹被押在雷峰塔下,不知怎么样了——一定不好过。这么多年了,一定增加了不少的风霜。” 就这样过了七年,哭了七年。 她为弟弟的心碎而哭,为弟妹的受难而哭,为仕林的可怜而哭。 她的每一滴眼泪,都不是为了自己。 但她也有笑起来的时候。 家庭变故后不久,她到街上去买馒头。卖货的小哥说,白娘子救过我的命,这馒头不要钱。 许姣容对他说,“我的弟妹我最了解了,如果她看到我不收你的钱,一定会生气的。拿着吧,小本买卖还指望糊口呢。” 说完她递过钱去,笑着走了。 04 为什么年纪轻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许姣容? 因为她经历的,全都是这样司空见惯的“小事”。 而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往往是对“小事”不屑一顾的。就犹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遥远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觉得自己的未来要做“大事”。 我们是看不起“小事”的。 直到有一天,阅历增加,棱角磨平,蓦然回首处,许姣容才是肉眼凡胎中,真正的英雄主义。 记得仕林进京赶考那日,他立誓要登上榜首,回来报答二老。 许姣容说,“登不了榜也要回来,我们不求富贵,也不要光宗耀祖,只求百口团圆。” 看到了吗? 登上皇榜是亲生父母的厚望,而养育他成人的许家娘呢? 她什么都不要。 所以,文曲星做女婿,是对许姣容最好的报答? 错。 李公甫才是。 善行可得圆满。 这是《新白》给全部平常人生的,最好的解答。
关注“平分往事”,换个方式看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