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甄嬛传》中最有心机的女人其实不是甄嬛和皇后,而是久在深闺的孟静娴。 本日,我们就来说一说孟静娴的心机到底有多深。 01使计逃避选秀《甄嬛传》一开头就是皇上的选秀,甄嬛虽然极不情愿选秀入宫,只想找个一心一意专情的男子共度余生,但照旧不能违抗圣命。 为什么甄嬛就一定得入宫选秀,而孟静娴却不用呢? 首先,孟静娴是沛国公的宝贝女儿。 沛国公是谁,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两朝元老啊。孟静娴自从小时候见过果郡王一面后,就情根深种,一发不可摒挡地爱上了果郡王。因此,她是肯定不乐意进宫选秀的。 于是,她就大肆宣扬本身爱慕果郡王的消息,以至于人人提起孟静娴,都会带上一个“痴慕果郡王多年”的标签。 沛国公位高权重,本身就这么一个女儿,肯定要以女儿的意愿为主。 皇上肯定也不能强人所难,毕竟皇上后宫尤物三千,不缺这一个女子。 其次,孟静娴对外宣称本身不停都是患重疾,身体孱弱,至于是不是真的生病,谁也不得而知。 但是这个理由就很好地回避了选秀的问题,毕竟皇上选妃是为了传宗接代,拓展皇室血脉。 因此,要一个身体羸弱的妃子没有多大的意义。 不管是真是假,孟静娴都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两个理由继续在家痴等本身最爱的果郡王。 02听闻果郡王大婚,抱病不起在中秋家宴上,因为小像事件,浣碧为了隐藏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就说本身和果郡王相恋多年。就这样,皇上为浣碧和果郡王赐了婚。 听闻果郡王要娶妻的消息,孟静娴再次触动情肠,伤心欲绝,抱病不起。 沛国公爱女心切,接着上了三道请安折子给皇上,无奈皇上只能把孟静娴也嫁入果郡王府。 在这里,可见孟静娴手段了得,她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只有趁着这次果郡王娶亲让她的父亲沛国公施压,她才可能心满意足嫁给果郡王。 否则,再错过这次机会,恐怕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其次,孟静娴是非常聪明的。 既然外界都传果郡王深爱浣碧,那她情愿退一步,居于侍妾之位,这样一来,果郡王和皇上都没有办法再去驳沛国公的面子。 可以说,孟静娴这一步棋走的可谓是非常高超了。看准时机,一击即中,实在令人佩服。 03大婚当日,一句话表现心机在大婚之日,因为甄嬛的关系,果郡王在喝醉酒之后选择去了浣碧的房中。 孟静娴独自一人落寞地坐在新房之中,嬷嬷叹息,但是孟静娴却说“嫁过来就知道是什么样子,嬷嬷这就要叹气,往后叹气的日子更多。” 可见孟静娴对于婚后的生活是心知肚明的,毕竟浣碧是以果郡王钟情多年的心上人这个身份嫁进来的。 尽管知道,但是她照旧愿意嫁给一个不爱本身的人,对果郡王的痴爱已经让她顾不得那么多。 另一方面,孟静娴本身是有才华的,她信赖凭借本身的才华和美貌,终有一天会感动果郡王的。 她的这场婚姻是一场赌博,赌上了本身的一辈子。毫无疑问,孟静娴是有手段的。 04婚后手段,高下立见婚后没多久,孟静娴就发现了果郡王和浣碧并非像外界传闻一样恩爱。 于是,孟静娴更加有底气和勇气争夺果郡王的宠爱,但是用的手段截然差别。 浣碧自认为本身和王爷相识多年,长相又和甄嬛有几分相似,加上果郡王因着甄嬛的嘱托,以是对浣碧也多了几分照顾,连管家的事也都是浣碧一手操持着。 以是,浣碧觉得本身只要陪在果郡王身边温柔体贴,悉心照料,早晚有一天他会看到本身的心意。 但痛惜,果郡王爱的是甄嬛那种满腹诗书,擅长琴棋书画和他心灵交通,偶尔还能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女子。 显然,浣碧不是。浣碧大字不识几个,更别提能懂诗书了。 记得在果郡王生病的那一集,浣碧求着甄嬛出宫去照料果郡王,果郡王看着天上的风筝若有所思,想着甄嬛在宫中的生活大概就像是风筝一样。 虽然飞得高,但终究有一丝线在人的手里,没有任何自由,只能被禁锢在四方的天空里。 但浣碧却以为果郡王喜欢风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浣碧头脑简单,丝毫不懂得果郡王的心思。 而孟静娴是个各人闺秀,诗书天然精通,以是肯定会和果郡王交换得更多一些。 果郡王喜欢的东西,欣赏的事物,她也略知一二。 加上本身钟情王爷多年,天然把王爷的脾气秉性把握得透透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怎么去讨好果郡王。 别的,孟静娴是个心细如发的人,她凭借别人的只言片语就猜出来甄嬛和果郡王的关系不一般。 以是孟静娴就选择模仿甄嬛,潜移默化地走进了果郡王的心里。乃至还妆扮成甄嬛的样子把果郡王灌醉,这才有了本身的孩子。 这是孟静娴的高明之处,知道什么最紧张,更知道本身只有有了孩子,才能牢牢拴住果郡王。 而浣碧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浣碧自视清高,加上她知道果郡王对甄嬛的爱,以是天然不想模仿甄嬛去投其所好,这就成就了孟静娴。 加上浣碧要掌管王府事务,天然不像孟静娴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放在果郡王身上。 她只以为孟静娴体弱,没什么手段,就没把孟静娴放在眼里,从而导致孟静娴成功上位。 05入宫朝见,孟静娴随侍在后来的入宫朝见,果郡王并没有带浣碧,反而带了孟静娴,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能看出来孟静娴地位的上升。 另一方面,孟静娴是各人闺秀,而且聪明聪明,说话办事都非常周到,得体大方。 浣碧虽然在宫中不少年,但是因为是丫鬟的缘故,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诲,不免有些小家子气,说话办事也会莽撞一些。 果郡王入宫办事面对的都是皇亲贵族,如果带了浣碧,说话不妥冒犯了人,很有可能被抓住把柄。 而且,孟静娴这个沛国公家的地位和身份是摆在那的,以是偶然候会得几分面子。 果郡王能在宫中陪伴皇上多年,肯定也是不一般的,他天然知道怎么做对本身更有利。 他们在御花园看见甄嬛等人之后,果郡王上前向甄嬛等人问候。孟静娴故意拿出披风,说怕果郡王着凉。 后来,果郡王客气的接过披风,便准备拉着孟静娴的衣袖示意她离开。但是孟静娴却看准时机抓住了果郡王的手,造成了果郡王主动牵手孟静娴的假象。 这个体贴和恩爱是对甄嬛的一种试探,也是一种示威。 这为后来孟静娴有孕做了一些铺垫,这心机果然够深,怪不得浣碧斗不过孟静娴。 06宣告喜讯,试探甄嬛渐渐地,浣碧在王府的地位也没落了,孟静娴的势头也越发的强盛。 浣碧心里不痛快,就跑来甄嬛这里躲清静,正当甄嬛劝着浣碧回去的时候,孟静娴来了。 浣碧不想见孟静娴,就躲在后面的帘子里,聪明的孟静娴当然也猜出来了,只是她选择了看破不说破。 于是孟静娴故意说本身不能饮茶,从而故意告诉甄嬛和浣碧本身怀孕的消息。 孟静娴这里是第二次试探,她想确认一下甄嬛是否是小像的主人,同时也是告诉甄嬛要保护本身的孩子,因为她害怕浣碧害本身的孩子。 除此之外,她还简洁了当地说浣碧和果郡王不像外界传闻一样互相倾慕,在甄嬛告诉她不要多想之后,她心里更加确定了这个答案。 可以说,孟静娴是非常聪明的,每一步都是试探,都在察言观色,验证本身的猜想。 浣碧直性子又不懂得收敛,势必会在这场斗争中占下风。 07临死之前,一句话诽谤王爷和浣碧在她误食六阿哥的汤羹中毒之后,临死前,她说出本身怀孕的原因。 这是在侧面激起王爷的同情心,如果本身没死,这番表白或许能给她赢来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浣碧解释,因为她去世后,孩子一定是由浣碧抚养的,她这是要取消浣碧对她的敌意,好让浣碧善待本身的孩子。 她还抓住王爷的手,说了一句“是谁要害妾身”,这句话虽然是一句平凡的话,但是却在提醒王爷思考谁是有动机杀害她的人。 一般来说,谁是最大的赢利者谁天然就是凶手。 很明显,孟静娴身亡,浣碧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句话就是要诽谤浣碧和王爷,让王爷对浣碧心里有芥蒂。 果郡王也会不停对她心存愧疚,她就像是白月光纯元皇后一样,永远活在果郡王的心中,浣碧再无翻身的可能。 孟静娴虽然看着柔弱,实际上心机颇深。 如果孟静娴没有去世,果郡王爱上她是迟早的事,浣碧在孟静娴面前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果然,甄嬛传中的女人个个不一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