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没有忘记2016年8月14日的凌晨。 那天,由于失眠,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一会儿拿起手机刷几下,一会儿假模假样地闭上眼,但怎么也睡不着。 眼看着时钟越过了12点,迈进了新的一天,但仍无困意,遂又拿起手机。 这一翻,就彻底不困了—— 王宝强在0点21分,发布了“离婚声明”。 明星丈夫亲自爆料妻子出轨。 即便用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依然是足以震慑整个娱乐圈的大新闻,更别提当时还没见过多少大瓜的稚嫩网友,该事件也成为了吃瓜群众必备考题之一。 固然,得哥并不想翻这个老通书,而是想聊聊明星与经纪人的关系。 众所周知,马蓉(王宝强前妻)的出轨对象是宋喆,而他正是王宝强的经纪人。 经纪人与明星的关系十分微妙,甚至说在没有发现出轨之前,其实他与王宝强的关系是最近的。 经纪人抢走了明星的妻子,这才是这个事儿如此狗血的根本缘故原由。 而经纪人在明星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止于此,由于合作模式的不同,他们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关系。 他们有的像老板与职工,有的像姐姐和弟弟,还有的是伯乐和千里马,甚至有的处着处着就日久生情,成为了亲上加亲。 固然也有同室操戈,老死不相往来的。 那么,经纪人到底会对明星造成多大影响呢?为什么明星就离不开他们呢?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经纪人这个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 按照官方定义,明星与经纪人的关系是“雇主关系”。 经纪人要“代表艺术家、演员和运动员与潜在的雇主交涉,包罗商量合同和处置惩罚其他商务事件”。 看起来,经纪人就是个“中介”,帮明星联系通告是吧? 但事实远不止于此,一个成熟的经纪人不仅要帮助明星创造商业机会,还要为明星分析合作所带来的影响,甚至为明星打造全方位的事业规划。 他必须要明白手底下的艺人是什么类型,适合什么样的通告,拍什么样的戏,甚至和什么人炒cp都了如指掌。 除此之外,明星的炒作、公关、造型、健康、甚至是法律纠纷他都要事无巨细,一览无遗。 久而久之,就导致明星被排挤,成了经纪人的“兵”。 本末倒置,让本该是顶梁柱的明星,反而成了傀儡皇帝,被指示着做一些并不愿意的事儿。 就比如王俊凯。 他的粉丝曾经就找出,早期的王俊凯在答复关于另外两名成员的问题时,经常被经纪人打断制止,导致王俊凯尴尬愣在原地。 还有袁姗姗。 由于和经纪人关系欠好,对方竟然私下用阴招,在没有通知袁姗姗的条件下,主动拒绝了很多合作。 这让处于上升期的袁姗姗瞬间哑火,事业停摆到今天仍然没缓过来。 固然,由于明星的公众形象问题,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儿,他们宁愿自己消化也不会公之于众。 但最近有一部剧,用业内人的视角,着实讽刺了一下当代娱乐圈近况,更是把经纪人和明星那点事儿说透了。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看完后更是细思极恐。 原来,很多时候明星所犯的错,走的岔路,都是经纪人在背后搞鬼。 剧名叫《春日暖阳》。 片中,黄子韬饰演的就是一名当红顶级流量明星“松杨”。 该剧第一集就上演高能,开场就讽刺了“数据影帝”、“数字演员”、“炒CP”、“流量演员挤兑老戏骨”等等现象。 在国产剧领域如此尺度实属罕见,而松杨与经纪人的关系更是毫不避讳。 靠主演《巧克力情人》,松杨拿下了某颁奖礼最佳男主,但确定好的颁奖嘉宾却临时失踪,而缘故原由便是: 颁奖老戏骨不承认松杨,以为他就是个“水帝” 松杨也知道自己的真实力气。 “外貌上看着我很红,发烧感冒屁大点儿小事儿,分分钟转发量上万,都是浮云,都是公司安排的,公司筹谋的,公司花钱包装出来的。 我以前一点儿都不相信炒作的力量有多大,现在我信了。” 松杨明白,自己眼前的一切都是公司打造的镜花水月,所谓的“力气”,也不过是无数个虚假数据的堆砌,这种蜃楼海市是早晚要塌房的。 要想在娱乐圈站稳脚跟,还必须要有硬力气。 为此,松杨不想再迎合经纪人玩“流量”那一套,他想急流勇退,回首当年出身的话剧团,与恩师“丁可芒”合作一场话剧,从而磨练自己的演技。 但经纪人一听到这个筹划,顿时火冒三丈: “排一个话剧从排练到演出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你没有曝光度是不行的, 别说几个月,就这一个月你没有曝光度都要鸣金收兵!” 到了剧团那边,经纪人更是火力全开: “知道松杨演一部剧多少钱吗?一部影戏多少钱?松杨粉丝8700万,您可以算一下,这些粉丝换算成票房是多少?” 明星这边谈前途,剧团这边谈价钱,经纪人真是把PUA玩明白了。 松杨只能私下里联系剧团,还要轻声轻语不能被经纪人发现,甚至谈合作时都要深更半夜蹑手蹑脚跳出去。 而剧团团长找到松杨时,经纪人能当着松杨的面儿搪塞团长,三两句话就把对方打发走。 松杨本人,一点脾气都不敢有。 那么,经纪人到底想让松杨干什么呢? 第一,炒CP。 拉来当红小花旦“糖糖”,对着镜头郎情妾意,耳边私语,然后让记者拍下照片卖给狗仔,当晚就能上热搜。 炒完了两个人还要拍情侣写真,官方发糖。 这影射的谁?我不说。 第二,镶金边。 拿到“最佳水帝”后,她快马加鞭发动一切能用到的人脉关系,联系到了好莱坞大导演“安迪尔”的最新作品。 这部影戏号称大制作、大ip、大明星,奥斯卡影帝影后一箩筐。 而经纪人煞费苦心联系到安迪尔,不仅不要片酬,甚至还要“友谊赞助”给他们,只求为松杨争取到一个“男N号”的打酱油角色。 这影射的谁?我不说。 第三,接综艺。 影帝拿下了,好莱坞金边镶了,松杨的身价就上去了,如何快速挣到钱呢? 那必然不是规规矩矩的拍作品啦。 拍个综艺,一边玩一边工作,分分钟几百万上下,几个月就能入账一个小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这影射的谁们?我还不说。 与其说是帮明星规划人生,不如说她把明星当成了一笔投资。 花钱只为为明星造势,雇水军、买假奖、镶金边,等明星通告费一高,立刻坐地起价回笼资金。 什么力气,什么长线,什么口碑,在经纪人眼里都是浮云。 等明星的岁数大了,脸垮了,卖不动颜值了,经纪人就马上卸磨杀驴,培养下一个“顶级流量松杨”。 流水的爱豆,铁打的资本,诚不我欺! 固然了,作为剧集的主角,松杨坚决反对经纪人的吸血举动,不仅对松杨是溺死之灾,更是对粉丝们的不负责。 后来,在松杨的多次“协商”之下,经纪人勉为其难答应了他的请求,准许松杨去话剧团排练话剧。 但刚刚风平浪静,她马上又开始作妖。 这边厢,她动用公司上下所有关系,放肆为松杨造势——“顶流巨星不忘初心,回归母校接演话剧”。 那边厢,又立刻联系发行公司进步票价,研制周边产品。 就如许,一个本来充满艺术性的话剧,一经运作,就成了一场商业大会。 这还没完,荼毒了话剧圈后,经纪人眼光一转,又盯住了剧本。 既然你松杨想演话剧,但我也不能白白浪费这两个月时间,索性把这也当成一个台阶,遂下令: 让松杨从男二号变成男一号,戏份必须凌驾4/5。 但问题是,这剧本名叫《父与子》,报告的是年老的父亲与儿子的故事,剧本的视角是从父亲出发的。 这一改,岂不成了《子与父》?整个剧本都要推倒重来。 而同时,话剧团得知剧本大改,随着儿子的戏份增加,儿媳妇的戏份也必然水涨船高,这个角色又成了必争之地,许多背靠大树的富家小姐们恩威并施,明里暗里开启争取大会战。 话剧团师傅丁克芒怎么也不会想到。 自己就想排一次话剧,怎么就越搞越大,末了项目都不是自己的呢。 而屏幕外的我们也终于知道—— 一部本来从制作、阵容、IP角度都无懈可击的剧,是如何被资本裹挟,末了面目全非的。 揭开内娱原形《春日暖阳》的尺度在于: 它客观且残忍的表现出了娱乐圈的种种原形,参演的演员更是这一切的见证者,甚至是亲历者。 看剧的过程中,我发现观众经常会问: 经纪人的手腕真有这么硬吗?明星都不敢反抗? 事实上,很多时候明星还真的没有决定权,荧幕上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跟《死寂》中的情节一样—— 背后,是一双大手在全权操控。 而经纪人现象还只是《春日暖阳》表现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行业乱象更是数不胜数。 该剧用圈内人的眼光,串联起了所有值得大书特书的潜规则,用一组在娱乐圈打拼的角色,向观众展示了真实的娱乐圈。 以前,我们总羡慕韩剧尺度大,敢拍敢演,如今国产剧也有这么大的尺度了。 那些惨淡角落里的潜规则,终于藏不住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23A04E8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