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与黎明》陈哲远聂远联手反特,坚守信仰行使命! 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从不是看他的番位多少。 评价演技应该看什么?一个通用标准:台词。 国内台词好的演员,王劲松是能排上号的,这位国家一级演员曾批评有些演员连背台词都当成了夸耀,而他自己曾在抗战剧《凭栏一处风云起》中说过一段17分钟超长台词,剧一般,但王劲松把这段台词说的勾魂摄魄,演完后拍摄现场掌声雷动。 可王劲松接受采访时却对一个演员的台词推崇备至: “王志文老师的戏,是可以用耳朵听的,不用看你,光听就能感觉到他的动作,他的行为,他的节奏。” 王志文,20年前是绝对的国剧一哥。 巅峰时期佳作无数,很多人说他的代表作,会提到《天道》《黑冰》《过把瘾》。却忽略了一部豆瓣9.4分的反特剧经典,《无悔追踪》。 豆瓣短评第一的评论写道,“这是一部新中国编年体《史记》,这是一部胡同版《茶馆》。” “表演精妙绝伦。” 但由于母亲生病的缘故,后来王志文主动减少了工作量。 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何急流勇退,王志文淡定回应:“活儿是干不完的。” 这些年的王志文,一不拍综艺,二不接广告,三不恰烂饭,几乎就是半神隐的状态。 虽然还接戏,但在争番争得头破血流的内娱影视圈,王志文从不争这个。 他这些年的作品,大多数都演配角。 比如《叛逆者》《无间》。 但王志文的本领是,哪怕是演配角,哪怕戏份不多,但他每次的表演都照样能亮眼。 就在昨晚开播的央视39集反特大剧《暗夜与黎明》中,他又把演技发挥到了极致。 剧集汇集了陈哲远、邢菲等年轻演员,也有对他推崇备至的王劲松、《狂飙》的泰叔、老默、唐小虎等气力派。 操刀剧本的翁良平是《追风者》《问苍茫》的编剧。 而王志文又是“特别主演”。 剧集开播不久就轻松破2,最终首播收视不仅是全国第一,更拿下1.9%的高收视,开局堪称惊艳。 而许多人最等待的,就是王志文的表演。 作为本剧大反派,王志文第一集30分钟过后才露了一面,第一场戏,对上的就是王劲松,观众评价这场戏:如听仙乐耳暂明。 前3集他的戏加起来只有5场,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 相比陈哲远、聂远两位主角有大量抓眼球的动作戏。 王志文几乎全部的戏都是室内戏,不是在做着鱼,就是画着宣传画,但这都无法掩饰王志文的光芒。 他依然是那个国剧中,无可争议的演技之神。 看完三集,我敢断言:《无悔追踪》里作为小学汗青老师的匿伏人员冯静波之后,《暗夜与黎明》中的这位小学美术老师郑兰亭,也大概率成为国产反特剧,又一个经典角色了。 01 反特剧的三步险棋要看懂剧中王志文的演技到底幸亏那里,先理清《暗夜与黎明》这部反特谍战剧。 编剧导演显然不满足于拍一部平庸的谍战剧,而是勇敢下出了“三步险棋”。 第一步险棋,是反特剧“敌暗我明”设置下,警谍斗智的戏码。 这部剧讲述的,是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为保卫国家和人民与敌特英勇斗争的故事。 开场就是解放前夕的上海,保密局在败逃之前留下一整套特务人马,匿伏在上海伺机粉碎。 上海公安骨干的路正阳启用“上海百事通”的林少白,与隐藏在暗处的老牌特务郑兰亭展开了较量。 敌我双方,既斗智,又斗勇。 比如开场的金库大劫案中,郑兰亭派出老默,啊不,是手下干将王力群带人乔装解放军,进入金库,无差别杀害20名银行人员,又打开金库将全部黄金洗劫一空,作为接下来特务活动的经费。 这背后,作为小学老师的郑兰亭,通过一步步话术诱导校长,乐成引导自己的小学慰问银行附近的解放军驻军,为敌特行动争取了时间。 对于对反特剧不熟悉的新观众来说,会觉得都胜利了,几个小特务能掀起什么风浪? 这当然是一步险棋。 第二步险棋,是极复杂的人物关系。 传统的谍战剧,一般只设置敌我两方,谁是我们的人,谁是敌人,比力清晰。 比如《悬崖》中的周乙和高彬,《匿伏》里的余则成和李涯,《追风者》里的魏若来和沈图南。 黑白分明的设置,方便观众明白剧情,但对于反特剧,不足以呈现解放初反特斗争的复杂和波诡云谲。 《暗夜与黎明》的故事配景是解放初期的上海。 不光保密局暗中结构,各方势力也还在盘算,上演明争暗斗。 这部剧就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局面,剧中至少引入了四方力量。 一方是保密局留下的敌特,他们有些已经被唤醒,比如王志文饰演的郑兰亭。有些还没有被唤醒。 二是上海本地的帮派残余势力,或与敌特暗通款曲的力量,比如温峥嵘饰演的戴月清带领的本地黑帮,以及倪大红饰演的大商人。 三是数量庞大的旧警察,他们中有人像男主林少白一样加入了新中国第一批公安队伍,但也有人像林少白好友徐巍一样,被郑兰亭这样的敌特所用。 最后就是聂远和陈哲远饰演的新中国第一批公安。 当引入四方势力时,整个剧的人物关系就会变得“盘根错节”。 悬疑感是有了,但也需要习惯了倍速追剧的新一代观众不要走神,也是险棋。 第三步险棋,就是反派视角。 传统谍战剧通常就一个主视角,就是主角视角,比如《匿伏》的余则成,《风筝》的鬼子六,观众跟着他们的视角进入故事就行了。敌人干了什么,观众是从主角的反应中得知的。 但《暗夜与黎明》增加了一个叙事视角,即反派视角。 过去很少一部谍战剧,会讲述反派阵营内部的人员任用标题。 但《暗夜与黎明》中却能用几分钟时间,拍一场前上海警察局局长毛森到郑兰亭家中劝他出山的戏。 观众还能看到,郑兰亭筹划一场黄金劫案的过程,包括人员的准备,时间的控制,对我解放军驻军的牵制等等。 这都是过去的谍战剧很少有的事。 反特剧不停有重点塑造反派人物的传统,既然抓特务,当然要搞清楚特务是什么人。 但这么拍的风险就是,会一定程度分散主角团的高光,近三十年的国产反特剧难出爆款,大概与此有关。 这依旧是一步险棋。 三步险棋走完,观众对这部剧,也有了初步印象。 这时候该王志文进场了,他进场,一下子整部剧的质感就都不一样了。 02、王志文的三场好戏王志文饰演的郑兰亭匿伏身份是美术老师,形象温文尔雅、人畜无害,对谁都是一副笑脸。 暗地里,其实是匿伏在上海、代号“伯劳”的高智商敌特,有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恐怖。 在画着红色宣传画的街道上,人民军队不断颠末,他丝毫不惧,还在慢条斯理地上色。 虽然才演了三集,但王志文已经贡献出三场好戏,每一场,都与鱼有关。 顶级演技派,是一场戏都不浪费。 我们先看王志文第一场“做鱼”戏。 郑兰亭一进场,是在做红烧糖醋鱼。 展示给观众的是一个侧影,日常又闲适。 他发现糖没了,就喊王秀竹饰演的女特务给他拿糖。 王劲松演的毛森正好进屋,接过糖进厨房递给郑兰亭。 郑兰亭假装惊讶说:局座,您怎么来了? 很简单一句台词,王志文说的妙得很。 说得像很惊讶似的,但动作表情中又有一种明显的表演,是郑兰亭演给毛森看的。 实际上郑兰亭不仅猜中了毛森要来,而且早就想好了要和他谈什么。 以是毛森走后,王秀竹才会问:谈成了吗? 王志文做鱼的这场戏,我认为可以列入北影表演课本,简直太精彩。 一是可以示范作甚对手戏,二是可以示范,怎样的表演叫尽在不言中,不需要一句台词,全是潜台词在用力。观众却能看明白双方其实在说什么。 这场戏,郑兰亭不停在做鱼,基本不仰面看毛森,王劲松不停自说自话,说完了自己还点个头。 但你注意到他的眼袋了吗,里面装的全是戏。 镜头对准了王志文的侧脸,郑兰亭一边做鱼一边和毛森交谈,毛森想让被雪藏已久的郑兰亭出山,先假装问他谁担任上海匿伏负责人合适。 郑兰亭口不对心说了一大堆,毛森一个个否认。 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直接跳出来说正题,就是请郑兰亭出山。 郑兰亭不停端着,就是等他开口,自己先开口,那就被动了,做鱼嘛,不能急。 接下来又是一段推拉,毛森先谈了一段党国用人之际的套话,郑兰亭纹丝不动。 这时候王劲松的表情明显急了,表情充满讨好,最后憋不住开始封官许愿, 可郑兰亭还是纹丝不动,说不在乎虚名。 毛森说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嘛。 郑兰亭说那我不客气了,您把那个勺给我拿过来。 王劲松的表情已经快瓦解了,最后凑近了说:兰亭,你莫不是要我手里的上海匿伏特务名单? 这时候王志文的眼皮轻微一抬,观众就明白了郑兰亭等的是什么? 毛森说这个要申请,郑兰亭说明白明白,又说做事和做鱼一样,没有人,不行。 最后才笑着说:这条鱼,就做好了。 这段戏的妙处在于,明显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说的却是另一件事,整段对话堪称“心眼子”高能集结。 郑兰亭每句话,都用鱼来暗喻。王志文的表演,始终是压着的。 两人表面闲话家常,其实压迫感如惊涛拍岸,一浪接着一浪。 当最后郑兰亭约请毛森留下来吃鱼小酌,毛森说“这条鱼啊,刺太多难以下咽”,观众就有种鸡皮疙瘩倒竖的感觉。 王志文全程几乎没有任何面部肌肉的抖动变化,直到毛森最后“顺便”提起了他在抗战期间捏在手里的一张王牌,表情忽然凝重。 那一刻的演技张力,黯然销魂。 两位气力派始终不动声色,却能化有形于无形,要非常准确和花心思的表演,才有一把把观众拽进来的能力。 毛森鱼没吃着,观众却欣赏了一场演技盛宴。 再看王志文的第二场“送鱼汤”戏。 毛森对郑兰亭表面推心置腹,其实并不放心,留下田昊饰演的刘秘书监督他的一举一动。 刘秘书自以为统统尽在掌握,嘴里说着“跟我斗,自作聪明”,推开监督房的门,里面坐着的正是郑兰亭。 这时候王志文脸上暴露一抹笑容。光这个眼神已经让人吓得一哆嗦。 注意王志文和田昊的眼神对视,一个认栽死猪不怕开水烫,一个是尽在掌握中的云淡风轻。 虽然郑兰亭不停看起来笑眯眯的,但是他的眼神一抬就够人吃一壶。 这个戏的神来之笔是两个细节,一是郑兰亭称谓毛森,已经由局座,变成了老板。 他还请刘给毛森带一罐家乡的茶叶,祝老板逢云化龙。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王志文的回头一笑,三分嘲讽三分得意三分威胁,还有一分淡淡的讥讽。 < |